加强施工现场数字化应用 推动建筑行业高质量发展_中国建设新闻网
来源: | 作者:上海悦鸿 | 2024-03-08 | 163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重难点主要集中在一线。一线是工程项目的风险源头和矛盾焦点,所有质量、进度、成本等问题几乎都发生在一线。同时,一线也是获取和产生关键数据的主要场所,所有支撑业务开展和管理决策的数据同样大都来自于一线。可以说,施工现场一线无疑是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重中之重,掌控一线就意味着掌控了项目的“七寸”。在建筑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,将行业转型升级的重点聚焦在施工现场,不仅是对行业现实情况的合理应对,更是一种前瞻性的战略定位。


当前,很多建筑企业的数字化建设和应用,大都在围绕以“服务企业管理”为核心来开展,整体推进效果不尽如人意。究其根本原因,就是没有立足围绕以“服务施工现场”为核心来开展相应数字化建设和应用,导致一线人员没能很好获得赋能,反而被增添了不少“负担”,进而大都采取“应付”态度去落实——数字化与施工“两张皮”现象普遍存在,最终应用效果不理想也就在情理之中。


充分利用BIM(建筑信息模型)和IoT(物联网)技术,强化施工现场一线数字化应用,对项目、企业及整个行业的数字化发展都至关重要。BIM作为建筑全生命周期数字化应用的重要“载体”,不仅能高效承接设计意图,赋能现场精细化作业和精益化管理,还能延伸至智慧化运维管理应用,对系统性支撑项目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价值。IoT技术结合各类智能设备,可以对施工现场巨量、零散的数据实现准确、及时、全面的采集和结构化处理,支撑现场作业自动化与管理智能化。


加强施工现场数字化不仅仅是对技术的充分应用,更是一场深刻的行业变革,这需要政府、企业和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。建议建立长效政策机制,加大鼓励和推动全国各类工程项目,强化施工现场对BIM与IoT等技术的深度应用,筑牢项目、企业、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数据基础。具体建议如下:


制定完善全国统一的项目数字化相关标准,促进行业规范发展。当前,各地方及行业协会立足不同维度已陆续发布多部BIM及智慧工地等相关标准,但各标准间的协调性、兼容性以及部分标准的落地性等在不同程度尚存在一定问题,不利于行业规范化、规模化发展。建议加快制定全国统一的智慧工地系列标准,和基于BIM的全过程数据交换标准等,助力形成建筑业数字化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,促进行业规范化、规模化发展。


加大国有投资重大项目施工现场数字化应用力度,引领行业发展。国有投资重大项目普遍具有规模大、难度高、要求严等特点,社会影响力广泛,相关项目实践对整个行业发展都会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。所以建议出台相关激励政策,强化国有投资重大项目施工现场等场景的数字化应用力度,在高标准的项目环境下,不断打磨行业典型数字化应用实践,以标杆为引领加快促进行业数字化转型发展。


加强面向施工现场的项目级数字化人才培养,提升行业发展动力。人才是生产的第一动力,长期呈粗放型生产的施工现场,尤其缺乏数字化等高级别人才。建议制定面向施工现场等的项目级数字化人才培养相关政策措施,建立健全建筑业数字化从业人员的职业职称认证体系,促进行业数字化人才的职业发展信心,推动相关人才供给,提升行业发展动力。